东阿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达拉特旗昭君镇昔日盐碱地今日米 [复制链接]

1#

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秧苗整齐,绿漫山川,乡村美景醉人……这是近日记者在达拉特旗昭君镇沙圪堵村所见一景,这也是昭君镇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优势特色产业紧密联系进行有益尝试的例证——种植亩“智慧水稻”。

达拉特旗昭君镇,地处黄河沿岸,土地盐碱化程度相当严重,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如何把盐碱地变废为宝,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当地探索出在盐碱地种植水稻的发展路径,经多年实践,如今已形成完整的水稻产、供、销特色产业。

带着好奇,记者走进智慧水稻种植区,只见稻田间立着基站、传感器、摄像头等机器设备。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设备与终端连接,采集稻田间的图像、土壤、气象等数据信息,利用手机或电脑进入“农眼”智能检测管理系统后,即可随时随地观看。

随后,记者与随行的乡镇干部来到会议室,登录系统后,通过大屏幕,水稻在田间地头的长势直观可见,稻田的空气湿度、光照强度、价格走势等各项数据更是一目了然。在消费环节,通过可视化溯源以“一物一码”的方式连接消费者,让消费者了解大米的生长过程及种植文化,从而对水稻的品质更加信赖。

经工作人员介绍得知,“智慧水稻”项目推行政府搭台、企业引领、农户配合的多方合作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镇国有公司协调提供亩左右优质水稻种植基地,企业在项目建设中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有机肥料使用等现代信息科技在水稻种植与生产中的应用,并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工作,合作社负责协调、组织、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工作,农户按要求负责田间作业。

村民王宽林今年种了40亩“智慧水稻”,他告诉记者,“经科学种植,今年水稻亩产预计超过斤,既保证了产量,又保障了销路。”目前,昭君镇共有户农户加入到这亩智慧水稻项目中来,预计今年10月份,水稻会迎来丰收。

记者还了解到,“智慧水稻”项目建设通过实施统一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农机服务、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昭君传奇)、统一销售的“六统一”服务,让水稻种植由散户种植走向规模化生产,从而实现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产销对接的目标,解决水稻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智慧水稻”项目建设,成为达拉特旗昭君镇赋能乡村振兴的“加速器”,水稻生产的智能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建设,正在使昔日的盐碱地化作今日的“米粮仓”、百姓致富的“聚宝盆”。

更多新闻,点击↓↓

来源:鄂尔多斯新闻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