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上电脑,拉上办公室的门,东胜区交通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怀坤每天晚上下班,都习惯在街上走一走,沿路的小区、商铺是如此熟悉,有的甚至在她小时候就已经存在,比如西园新村小区已有30多年历史,但在夜色中,那一扇扇窗户中透出的温暖灯光,依然给归家的人指引着方向;当然,路过的建筑有很多陌生且新鲜,比如去年才建起的万达商圈,在暮色中流光溢彩,展示出现代城市的勃勃生机……这座城市所有的发展变化都会让她热血沸腾,而这些年来这座城市的不断进步和超越,又如此地让她刻骨铭心,因为她既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更是这座城市的居民——这里是她的家。
三年攻坚
老旧小区焕生机
交通街道办事处是东胜区最早的四个街道办事处之一,“历史悠久”,而这也就意味着辖区内老旧小区很多,因此产生的问题会更多。年到年,东胜区全面开展住宅小区文明创建三年攻坚、城市精细化治理、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大行动。而就交通街道来说,三年攻坚共修缮老旧小区达89个,受益人群达4.2万余人。
▲安厦小区维修供暖管道。
▲大兴东方花园小区维修破损供暖管道。
▲佳佳乐西小区维修供暖管道。
交通街道辖区内老旧小区年代久远,很多房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并且这些小区大多都没有物业管理,配套设施也不完善,这给完成攻坚任务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家住锦绣社区农机二号楼的白永在是小区里的热心人,这栋楼他已经住了20多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里各种问题频频出现:6楼的房顶漏了、1楼的下水管道堵了,小区没有物业,卫生也没人打扫,垃圾快堆成了小山,进出的通道被垃圾占了,小区的供暖、供水、供电管网陈旧,随时都存在安全隐患……而小区里像白永在一样一直住下来的居民并不多了,很多房子几易其手,就算没卖出去,大多也是租给了别人。于是,出了问题没人管不说,找个能商量的人也找不到,这可真让白大爷着急上火。正在这时,社区来人了,先是管片干部,接着是社区党支部书记魏君,他们来了不是看红火热闹的,是来解决问题的。
▲农机二号楼改造后。
魏君领着管片干部挨家挨户了解情况,白天见不到人就晚上来,一次见不到人就再来两次三次,一个多月下来终于摸清了居民的真实想法,知道了居民的诉求是什么。“只有知道居民真正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才能‘对症下药’。”魏君说,“而且我们是有备而来的,为了高效解决问题,东胜区政府专门从各职能部门抽调干部加入到每个社区的管片人员中,针对小区需要解决的问题给出更加专业、权威的解决方案。”居民看的是结果,现在农机二号楼完成了“三网”改造,小区破损的路面重新进行了硬化,在社区的协助下,聘请了一位打扫卫生的阿姨,并且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以后有什么问题有人管了!”白永在也终于舒展开了紧锁的眉头。
▲统建小区安装路灯。
▲羊乡楼贴外墙保温。
在过去,这样的“三无”小区在交通街道有很多,治理“三无”小区,社区干部都是像“啃”骨头一样,一个一个“啃”下来的。改造所用资金,采取了政府出一部分,居民自筹一部分的方式。而街道做居民的工作也有一套方法,比如说,总是先从居民党员入手,希望他们起到带头作用,而这样做往往效果立竿见影。王怀坤清楚地记得,有一年中秋节中午,她去振业小区探访,却看到小区业委会工作人员搬了个小桌子,正在小区院里向居民收改造款项,一家一户喊,一家一户问。正在这时,听到楼上一个声音喊:“李强,饭熟了,先回来吃饭哇!”正忙着收费的李强连声答应着,屁股却没挪位……王怀坤当时很感动,不仅感动于“李强”的负责,更感动于那一份“烟火气”。
▲金地华府小区硬化维修路面前后对比。
城市在发展,老旧小区的出现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作为街道社区不该去回避老旧小区的改造问题,只有将城市发展的成果用到改造中,让居民享受到发展的红利,才表明城市是真的文明进步了,街道的工作是真的做到位了。
▲世纪尚城小区路面维修中。
红色商圈
开启城市新格局
交通街道吉劳庆社区辖区内有东胜区目前最活跃的两个商圈——王府井商圈和万达商圈,这两大商业航母在东胜区乃至鄂尔多斯市的地位不言而喻。作为辖区管理者,交通街道是如何为这两大商圈服务的呢?
过去人们总觉得街道办事处就是干点鸡毛蒜皮的事,只能管小区里的家长理短,但当城市经济高速发展起来后,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却是如何去应对新的形势和挑战。面对进驻辖区的国内国际商业巨擘,街道是否已经准备好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如何去为他们做更加贴心的服务?这是交通街道近年来一直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其实,这个层面的思考和尝试交通街道从年就在做了。
▲白领e家阵地。
▲吉劳庆社区组织楼宇企业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白领e家红色之约“书记沙龙”。
▲吉劳庆党支部与辖区神华结算中心党支部迎五四读书分享沙龙活动。
“当时觉得辖区内商业写字楼金辉大厦里许多企业和我们总是‘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在他们的认识里,如果我们去找他们就一定是去‘找事’,想和他们收费之类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兼吉劳庆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君梅介绍,原本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为他们做的事,但“热脸贴了冷屁股”,人家根本不买账。“这块工作对于我们社区干部来说,似乎并不是‘份内事’,但我们常提醒自己,‘辖区里的事就是我们该管的事,我们的工作不能留下盲区,不该留下遗憾’,而真正让我们的工作有突破口的,还是得依靠基层党组织活动。”在多次了解情况后,杨君梅和社区干部发现,写字楼里各单位的共产党员由于人数、地域等客观原因的限制,他们基本都没办法过正常的组织生活,经过街道党组织协商,决定成立“白领e家”楼宇党建工作站协调开展写字楼的工作,于是社区通过组织党员活动拉近了与企业人员的距离,并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到“白领e家”的日常活动中来,请企业人员当“轮值主席”,“在任”期间可以根据各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做一些既有商业价值又有社会意义的活动,而街道社区全力配合,这样一来,过去企业觉得没法办到的事情,通过街道社区的协调、支持办到了,而这些活动也让企业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一举多得的结果让企业与社区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而街道社区也在活动中逐渐完善了新兴组织的基层党建工作。几年来,“白领e家”楼宇党建工作站的“事业”已经做得得心应手。
▲王府井红色商圈党建联盟启动仪式。
▲王府井红色商圈美食街。
有了之前的经验,“王府井红色商圈党建联盟”在年开始启动,又是一轮将心比心的“较量”,那些曾经在常人眼中是唯利是图的商人渐渐与社区干部成了朋友、兄弟、姐妹,一起参加基层党组织活动,一起组织“嘉年华”,一起为贫困家庭捐赠……当社区干部将“党员经营户”的牌子挂在商户的门头上时,他们迎来的是顾客信任的眼光和其他商户羡慕的眼光。“目前已经有3名商户人员向我们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是我们当初没有想到的情况。”杨君梅激动地说。“王府井百货的党建工作做得非常好,在与他们的交流合作中,我们街道也学到了很多。”王怀坤在总结红色商圈工作时表示。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交通街道以发展和超前的视野拓展着自己的工作领域,在没有前人经验的情况下做出了堪称“样板式”的红色商圈党建联盟,体现出基层党组织的强大力量。
▲在万达广场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万达广场党建文化长廊。
而鄂尔多斯市万达广场商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却是在交通街道的积极推动和帮助下,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党支部建立后,举办了“助梦前行”人才招聘会、“助业筑家铸梦”七夕联谊会、“歌唱祖国祝福家乡”迎国庆主题活动等共建活动,实现了党建与社区治理双促进。“我们与新入驻的万达才刚刚开始合作,依据它的特点,‘商贸综合体’的雏形已经在我们的策划里逐步构建,我们希望在努力中可以给商户们做好更贴心的服务,给他们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让他们在我们的辖区里留得住,生意越做越大。为我们的城市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王怀坤说。
社会组织孵化
点亮留守儿童智慧心灯
小凯(化名)是东胜区第三小学的二年级学生,一家人在学校附近租房住,父母在百家汇市场做生意,他每天放学回家后,作业不会没人问不说,一个人在家还有点害怕。后来他父母听说锦绣社区有个“5点半课堂”,还有老师辅导,于是就联系给小凯报了名。每天一放学,小凯就来到锦绣社区二楼教室写作业,学校没听懂的问题还有老师给讲解,作业写完还可以看课外书,等到父母下班了来接小凯,三口人高高兴兴一起回家……小凯参加的是交通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园入驻社会组织海豚顾问社会服务中心开设的“锦绣前程”——海豚宝贝成长计划项目的活动之一。年,海豚顾问承接了鄂尔多斯市第二期“三社联动”试点项目。项目名称为“锦绣前程”——海豚宝贝成长计划,本次项目主要针对锦绣社区辖区内外来务工子女开展系列活动,由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为孩子们以及辖区的一些贫困家庭带来了实质又落地的帮助。截至目前,已完成“海豚宝贝公益课堂”课时人次的学习,8场“民间文化艺术体验”活动,2场累计60人的团体心理辅导,1场“我行”主题小组活动,1场《父母规》家庭教育讲座,累计受益人数已达余人次。“我们设计了好多适合本地孩子参与的活动项目,比如‘乡村变形计’‘小小演说家’‘民间艺术体验课’等,这些项目既能让孩子们学到一些专业的知识,又能让孩子们以社会实践的方式体验到人生的哲理,效果非常好,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拓展,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海豚顾问社会服务中心负责人周胜介绍。
交通街道采取了“政府资金支持、民间力量兴办、专业团队管理、政府公众监督、社会民众受益”社会组织孵化模式,形成了“三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通过他们的工作真正孵化出让居民能够受益的社会组织,这才是这项工作的终极目的。据了解,交通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园成立于年10月,现街道登记备案的社团协会36家,入驻的社会组织有5家。
在王怀坤办公室的墙上贴着一张密密麻麻的辖区网格地图,上面详尽记录了各个小区的全部情况,王怀坤打趣地说:“我这是一图在手,信息全有。”交通街道以“三条途径掌握民情、六个步骤办理民事、五种方式满足民需”,以精细化为手段,以服务居民群众为根本,以网格化为载体,全面掌握网格内人、地、物、事、组织等情况,实行“一本一会一单七组”的捆绑模式将居民的大事小情兜在了网中,实现了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我们一次次的了解居民情况,也慢慢发现了一些问题,居民需要的许多专业服务只依靠社区很难做到,比如‘为老服务’‘留守儿童的课余教育’‘志愿服务’等等,由此我们想到了由政府购买的社会组织项目,也就是‘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更好地服务居民。”锦绣社区书记魏君说,“城市在发展,居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只有多种方式多层次的服务形式,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志愿服务
近年来,交通街道上下同心,思路明晰,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进展,而奖励给集体和个人的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国家级的有“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先进示范社区(吉劳庆)”“全国敬老文明号(吉劳庆)”及通过国家级标准化验收工作等,自治区级的有“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等,而市级的荣誉更是年年都有,最难得的是年至年连续十年被评为东胜区综合考评实绩突出单位,连续两届荣评“优秀领导班子”。人们常说“做一件事容易,坚持做一件事却不容易”,作为多号人的工作集体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原本就不容易,而能拧成一股绳坚持10年更是不容易。“这是几届领导集体共同创下的成绩,交通街道的良好传统得到了传承,更是全体职工上下齐心,共同努力的结果。”王怀坤欣慰地说。当然,交通街道的工作也获得了社会及上级部门的认可,由于工作实绩突出、社区工作10年今年8月份才“转正”、终于有了正式编制的锦绣社区书记魏君不无感慨地说:“什么荣誉都比不了老百姓的认可,他们一个满意的眼神会让我觉得再难都值得了!”
交通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怀坤常会反思:什么才是街道工作的宗旨?当她一次次从居民小区穿过时,她终于明白,只有夜晚来临时,小区中万家灯火的闪烁才是生活中该有的样子,而街道的工作就是要这个城市有暖暖的温度,有热热的烟火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