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酒渣鼻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8590068.html守住金字招牌镌刻文明新高度
——论鄂尔多斯市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寒冬暖阳,捷报飞传。杭锦旗入选第六届全国县级文明城市,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准格尔旗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鄂尔多斯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龙头工程,锲而不舍推进全域化高水平的文明城市建设,让创建深入城市肌理,让文明铸就高质量发展的温暖底色。今天,这块继续“在手”的金字招牌,正是万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筑文明的粲然硕果,是多年如一日量变到质变的美丽飞跃,是以日积月累的文明温度换来的日新月异的文明高度。
收获总与付出相伴,成功总与奋斗同行。唯有深深回望这段“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才能在未来创造新的历史。
守住金字招牌,是“围绕中心”的准确落点。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是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五个文明”的有机统一。但千头万绪,以一持万,事出八方,中心在党。鄂尔多斯市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城市竞争力和软实力的过程,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列入全市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围绕这个中心,全市上下同心向上、通力施策,既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化作文明创建的丰厚养分,又使每一项工作都与核心价值观要求对标,着力推动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着力推动全市各族人民一同奏响鄂尔多斯大地的文明最强音。
▲出游的市民在赏牡丹
守住金字招牌,是“为了人民”的鲜活实践。城,所以盛民也。一座文明之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民”二字。鄂尔多斯市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把惠民、为民、利民作为不断推进文明城市高质量创建的新动力,把“创城”作为推动地区发展、造福一方百姓的“民生工程”来推进。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打出“组合拳”,切实顺应人民对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文化生活、民生保障等一揽子新期待,让深化创建与编制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等同步谋划、同步落实,形成了一系列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务实之策,让“创建”成为城市的常态,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更加高效完备、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平安鄂尔多斯、绿色鄂尔多斯、舌尖安全鄂尔多斯、暖心鄂尔多斯成为令我们自豪的依归。
▲执勤的民警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城共建”的生动注脚。文明,是聚水成海、积沙成塔,是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一座城的聚合效应。无须讳言,正是面对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与城市现代化发展还不相适应,城市的建设、管理和服务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的现实,鄂尔多斯选择了创城,城乡统筹、一体运作,让文明润泽每一寸城市乡野,让城乡居民共享文明成果。而创城又激发起了“人人参与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服务创建”志愿精神,成为广大党员干部锤炼意志的大熔炉、砥砺品格的大战场、展示精神的大舞台,不论是疫情期间奔波在一线的“红马甲”还是寻常时刻的互帮互助,都可窥斑见豹,折射出这座暖心之城、好人之城的精神内核。当城市综合实力、发展活力、治理能力不断跃上新层级,城市让市民更有归属感、幸福感、自豪感,市民让城市更有活力、更有动力、更有魅力,人、城互动、互融、互促,利在千秋。
▲疫情期间,深夜烤火炉值守的党员干部们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今天,鄂尔多斯镌刻下新的文明高度,鄂尔多斯市连续四届蝉联全国地级文明城市,准格尔旗、鄂托克前旗、杭锦旗荣获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文明城市群”建设再上新台阶。
▲鲜花竞相绽放
众志成城,创则必成;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我们守住了响当当的“牌子”,但这并不是终点,而是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新起点。全市各级上下要继续坚定信心、铆足干劲,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让鄂尔多斯这座“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奔跑出新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