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泰发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发明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善借势者必有所成。
改革开放40年,是一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也是泰发祥的一部奋进史。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民营企业的今天,更不会有今天的泰发祥。
感恩改革开放,感恩伟大新时代!
▲创业早期合影,左二为赵发明,右一为其兄赵栓明
起点
大家好,我叫赵发明,年,我出生在榆林一户普通农民家中,父母靠种地为生,收入微薄,加之儿女众多,生活十分艰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姊妹也深知父母不易,早上天蒙蒙亮,就下炕担水浇地、割草喂猪,然后才去上学,放学到家先扛起农具下地干活,直到星星满天才回家。
在我13岁时,这清贫、安宁的生活被父亲得了重病给打破了,家里顶梁柱倒了,生活更困难了。哥哥放弃了优异的学业,独自上鄂尔多斯闯荡谋生去了,我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校园,回家务农。每天黎明我就赶着驴车进城拉肥,从城里返回后继续帮母亲种地、浇菜、锄草、施肥,还要喂猪放羊,足顶个大人。
回想起那段时光,虽然由于家庭变故,我没能继续留在校园,但生活的磨砺让我早早成熟起来,从小就养成了自强自立、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性格,这是我日后闯荡社会、成就事业的动力源泉。
年夏父亲病逝,我告别了母亲,到几百公里之外的鄂托克草原投奔当油工的哥哥。兄弟异乡重逢,分外激动,但哥哥始终对我严格管理、高要求,他就是我师傅,我跟着他一边学习油工手艺,一边学习为人处世。
随着改革的春风缓缓吹到边疆内地,鄂托克旗经济也慢慢活跃了起来,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哥哥也有了自己的装潢队,开起了门市,营生越来越多。为了全面锻炼我,好多业务他都放手由我经办,那时我才16、17岁,揽活、领工、算账、要账都要负责,没有畏难而退,这是哥哥对我一生最大的帮助。
7年里,我起早贪黑、刻苦学艺,熟练掌握了装潢装饰和工民建技术,每件营生都尽力干得漂漂亮亮,多年的摸爬滚打,造就了我坚韧、不服输的脾性。
年,兄嫂决定回榆林创办陶瓷厂,将乌兰镇的摊子留给了我,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行,积极承揽业务,大胆创新工艺,使用新材料,不断扩大市场,由于重质量、守信用,生意越做越红火,很快赚到了“第一桶金”,这大大地增加了我干事创业的底气。当时,鄂旗的经济发展也日新月异,装潢装饰建材市场异常活跃。
年,我预感到当地市场即将“井喷”,果断开办起人生中的第一家公司—鄂托克旗顺发装饰建材有限公司,后期还扩建了木器及石膏线加工、涂料等配套生产线。经过3年多的努力,公司在市场上站稳了脚,夯实了基础,承接的部分工程还被市旗两级评定为优良工程,“顺发装饰”在乌兰镇家喻户晓,我也小有名气。更幸运的是,这期间我结识了中专毕业的妻子张雪梅,组建了家庭。从此,人生道路上多了一位携手并进的知心伴侣和事业助手。
▲赵发明与母亲
▲赵发明和家人在一起
▲赵发明与儿子
年,我们在顺发公司的基础上,正式注册成立了泰发祥集团,业务涉及装潢装饰、土建施工、建材加工和销售,以及家具制造、销售等,并积极开发周边旗区市场,实行产供销一体化服务,集团规模、实力、品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创业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当时,经常有人问我是怎么把公司办好的?我笑着说:“主要是咱们赶上好时候啦,其他都是次要。”
成长
进入21世纪,经过前期的探索积累,集团逐渐步入正轨,经营稳健、管理科学,企业实力和影响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当时大批国企经营步入困境,改制迫在眉睫,鄂旗也不例外。那段时间,当地政府宾馆、自来水公司负责人找我谈,让我接手,我起初有些犹豫,公家都经营不好,私营业主就能经营好了?后来,他们反复做工作,我也觉得自己靠着国家政策挣了钱,现在咱不能袖手旁观吧?年左右,集团先后接收了濒临破产的政府宾馆和自来水公司。接手后,我从人事、工资入手开始改革,打破“大锅饭”,接着对生产、采购、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整顿,经过1年多的时间,职工的责任心增强了,积极性提升了,跑冒滴漏减少了,企业效益好转了,职工不但能领工资,年底还发奖金,企业彻底盘活了!
与此同时,我也隐隐觉得,一些老员工激情有所消退,觉得我们成功了,可以歇缓歇缓了。觉得这不是个好苗头,于是立即召开管理层会议,会上我告诫大家:咱们泰发祥能有今天主要是赶上了好时候,碰上了好政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大家可不能骄傲,止步不前!
当时恰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伊克昭盟撤盟建市,全市上下干劲十足,这不正是我梦寐以求、千载难逢的“二次创业”良机吗?于是当机立断,先后注册成立了建安公司和房地产公司,迅速投身到建设大潮中。建安公司凭借着雄厚的人才技术优势和科学严谨的管控模式,先后承建了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办公楼、纳巴线、污水处理厂等多项大型工程,工程合格率达%,优良率达85%以上,安全事故为零,屡屡受到表彰。房地产公司起初就确立了以做“美好生活制造商”为愿景,实行品牌塑造与规模扩张并重的发展战略,先后开发了泰祥园、泰祥家苑、旗顺家园、泰祥国际等项目,总计开发面积近百万平米,其中泰祥家苑项目先后荣膺“自治区级优秀设计奖”、“自治区级物业管理优秀项目”等。
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集团的资金实力、人才技术、品牌影响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二次创业”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从内心讲,扩张规模、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预期。
古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我看到周围的人不论是否具备实力都开始介入房地产,只要有一张效果图房子就被一抢而空了,房价疯狂飙升,欣喜之余,我清楚这不正常。经过高层反复研讨,我们决定房地产、建安主业还继续做,但要把控规模,同时积淀资金分散投入,寻求多元化发展。
为此,年入股榆阳区麻黄梁煤矿,投资建设了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矿井,已发展成了陕西省样板矿;同年参与投资建设乌阿公路,建成了连接伊旗、鄂旗的二级公路;当年还在棋盘井建设运营物流园区,集团总部也陆续搬往了康巴什。
年末,集团的转型发展再次提上日程,起初决策层意见不一致,当时我说:“咱不能让外人以为鄂尔多斯人就会挖煤,别的咱们也能干!”
经过反复考察调研,决定投资建设国际赛车场,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年尔多斯国际赛车场开始建设,经过8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年9月首条由国人独立设计、独立施工并可升级为F1赛道的北方唯一的国际二级赛道落地康巴什,从投运至今已成功举办了数十场国际国内高端汽摩赛事。年,赛车场推出了自创品牌赛事“成吉思汗大赛车”,现在在北方车圈已颇具影响。
▲鄂尔多斯国际赛车场鸟瞰图
回想起来,正是当初冷静研判形势,分开篮子放鸡蛋,有序推进多元化投资,才使得集团多年的经营成果得以巩固。
革新
从年下半年开始,煤炭市场遇冷,房地产市场一夜间“冰封”。
危机来临,幸亏集团多年来坚持稳健经营,才没发生信用危机,加之多元化效应显现,产业间互助反哺。面对严峻的形势,高层反复商讨,确立了三条大原则:一、员工就是最大的资本,有人才就有将来,一支忠诚敬业的队伍来之不易,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裁员;二、房地产在建项目抓紧封顶,储备项目全部暂停;三、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度过难关,短期内还要“走出去”。
战略方向确定后,重要的就是执行。年4月,建安公司与蒙古国海关总署签订了扎门乌德海关快速通道施工合同。这是集团承揽的首个国际工程,每次开会,我都强调:这个工程不光代表咱们泰发祥的形象,更关系中蒙友好的大局,所以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辱使命。我委派副总裁亲自挂帅,经过全体将士近8个月的艰苦奋战,克服重重困难,海关快速通道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通车且质量优良的目标,为中蒙友好贡献了一企之力,受到了蒙古国各界一致好评。
危机仍在继续,面对困境,等、靠都只是权宜之计,我们一方面响应政府号召,积极配合棚改,努力去库存,千方百计盘活闲置资产,另一方面围绕赛车场,转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尽管资金压力巨大,但我们还是咬牙,先后投资建设了博物馆、书画苑、卡丁车赛场、房车露营地、主题酒店、幸福自留田等项目。
经过4年多的艰辛努力,一座集竞技运动、赛车体验、休闲观光、农业采摘等于一体的“赛车小镇”初具雏形。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收获
光阴似箭,从年算起,历经20多年的风雨兼程、稳步前行,顺发公司发展壮大成泰发祥集团公司,我也从当初的“小后生”即将步入“知天命”的年龄。
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怀下,集团茁壮成长、硕果盈枝,形成了地产开发、文化旅游、建筑路桥、物流、城镇供水等数业并举、协同发展的多元化经营格局,跨行业、跨省区经营,旗下拥有全资公司10余家,参股企业4家。曾先后荣获“室内装饰行业先进企业”、“百佳诚信私营企业”、“市政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还被上级党委政府授予“光彩之星”、“公益之星”、“博爱之星”、“工人先锋号”等荣誉。我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室内装饰行业优秀企业家”、“优秀私营企业家”、“‘十佳’优秀企业家”等光荣称号。
收获远不止这些,我曾先后当选鄂托克旗青联副主席、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内蒙古汽摩运动协会副主席,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特邀)副主席。
回报
饮水思源,这个词我经常说。因为回顾这么多年,我能从一个普通农家子弟发展成为今天的企业家,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社会各界的关怀和帮助,那就是无源之水。我年轻时就明白了钱从社会上赚,最终还要回馈社会的道理,并且始终身体力行。
早在年,集团成立之初,我主动为鄂托克旗赛马场捐建了两座精美凉亭;年,听说小学教学经费有困难,我给两所学校各捐助了12万。
▲为鄂托克旗二完小捐资助学
我少年时因家贫辍学,所以不忍心看到再有孩子因此耽搁。年8月,鄂托克旗一名高中生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她却喜忧参半、无所适从。原来,母亲在她高考前刚做了手术,花光了家中积蓄,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每月不足元的工资来维持,还哪有钱供她读大学。后来她无意间听亲戚提起我,说我常帮助有困难的人,女孩就揣着录取通知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我,我听完她的诉说后,告诉她:“姑娘,你好好学习,其他事你嫑管。”后来她经常给我写信汇报大学学习状况,记得有这么一句:“是您给了我飞翔的翅膀,我一定会展翅翱翔,载着梦想和希冀,飞向属于我的天空。”类似的信有过好多,有学生、有孤寡老人、有残疾人、有民间艺术家。每一封我都会逐字逐句的读完,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这些年,集团(包括个人、家庭)累计为社会公益事业捐助超过万元,主要是在扶贫助困、资助教育、支持统战事业、发扬民族传统文艺等方面。好多人不理解,为公益花那么多钱,而且不声不响。我对他们说,我原先也可困难了,没有社会的帮助,哪有今天了?现在能帮人了,就尽量多帮,觉着心底踏实。
▲向鄂托克旗捐赠一所幼儿园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今天,站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交汇点上,尤其需要未雨绸缪、高瞻远瞩,更需要艰苦奋斗、实干兴邦,我将继续带领企业紧跟新时代步伐,坚持稳健经营、坚持深化改革,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实现“创内蒙品牌办百年强企”的奋斗目标!
小链接:
年,鄂尔多斯市工商联与市委统战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鄂尔多斯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等联合发起“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鄂尔多斯非公经济创业奋斗记忆”主题创业故事征集活动。活动自年5月份启动以来,得到各旗区工商联和众多非公企业的鼎力支持,一大批胸怀祖国、奉献鄂尔多斯的企业家积极参与其中。
年6月底,我们将征集到的稿件委托给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进行整理编撰,研究会的专家经过精心细致的专业推敲与斟酌,在征集材料的基础上,尊重客观事实,对标40年改革开放,结合鄂尔多斯三次创业,妙笔生花,形成了读者面前的这部书稿。
通观全书,65个创业故事,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人们对鄂尔多斯这40年的认知。书中所有创业者立足鄂尔多斯这片热土,从事行业丰富多彩,年龄有大有小,路径有难有易,贡献有多有少。故事反映了几代民营企业家的艰辛努力、艰苦生活、满腔热情、辛酸苦辣、辉煌灿烂;反映了鄂尔多斯民营企业40年的蹉跎、辉煌与奋进岁月。